沒想到久久才會發一次的部落格文章,竟然也還是在抱怨。

而這其實不是抱怨,事實上是我無處可宣洩的愁。

 

 

我的近況很糟,事實上幾乎可以說是十幾年來甚至是有記憶中最糟的時候。

安全感很有可能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依歸,以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基本生活的需求,是人最底層的需求,在這個大家都還過得去的時刻,總有飯吃,所以有飯吃基本上人人都可以滿足。

有地方住呢?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還可以滿足。

 

但如果是有地方住,但是可能會被趕走呢?

 

 

 

我想或許也有不少人有一樣的例子,像是那些離家到了都會區租屋的市民,當房東開口說要賣房,那就是失去安全感的開始。

事實上我就有朋友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起心動念買房。

而我住在哪裡,我住在家裡留下來的房子,多年前,我父親母親在外地買了一房一廳的大套房,就這樣把新北市的老公寓留給我跟我兄長。

一人一層,好不愉快,雖然沒有花大錢整修,但基本上在我的悉心整理之下,看起來也是很舒服舒適,牆壁重新粉刷過,換上新的家具電器,幾乎除了沒有廚房(廚房在樓下),其餘一應俱全。

三房一廳一衛,基本上衛浴在主臥裡面,其中一房仍然堆滿了父親的舊東西,堆了滿滿的三坪房內,不過算了,通算空間加上陽台衛浴,16坪,兩人小夫妻還算足夠使用。

新婚兩年,最近也開始認真努力「做人」,買了國外的備孕維他命,不料近一兩個月開始天翻地覆。

 

我想很快的我就會再出一篇「給未來的你」之類的信籤,不過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故事的基調我不想多說,因為細節我打算留給下禮拜準備連結的心理諮商師,沒錯,我預約了心理諮商,因為我實在沒法正常生活。

每逢下班前30-60分鐘,我就會開始焦慮,因為準備回家,就是因為家不再給我安定感。

 

 

簡單來說,父母吵架,更正確地來說是我父親不爽我母親,至於細節我就不多說了。

然後,當然,我父親假借理由說,要向我跟我哥收租金,而且是帶有情緒性的字眼。

收租金沒啥,至少多年以來我們都有拿錢回家,而他特別強調,是「租金」,其中一度還說,付不出來就滾蛋。

而且是短短時間內的第二次這麼說,第一次說一個月收三千,再預告如果要賣房會三個月前通知,再二次說一個月收一萬元,不交否則滾蛋。

 

 

 

你這麼說,好吧,對吧,是你的房子,你認為是你的房子。

我住的房是你的房,你的房不是我的房,我以為我們是父子,我以為我能夠安安穩穩在這裡住,當一個父親把自己當成房東,動不動就說要賣房、要租客,也就是你的兒子滾蛋,我還真不曉得我該怎麼想?

 

我的家不是我的家,我以為我能夠住的房不是我的房。

過程中我遭受極大的心理焦慮,甚至跟我太太提了離婚。

因為某程度上我其實是被困住的,我不能輕易地帶著我的太太搬離家裡,因為我的母親,至少她目前並不打算要離開她的丈夫,她想要繼續維持關係,她還沒放棄,還對父親有希望,所以當我貿然搬離家裡,就會造成另外一個導火線,另外一個衝突點。

 

 

 

離婚吧。我這麼對我太太說。

我已經幾乎確認不會跟妳繁衍下一代了,要買房,現在的房屋走勢正在上漲,要買就代表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教養下一代。

我不希望幾年後妳思考,妳是多麼後悔我們沒有生小孩。

離婚吧。

我很有可能還會繼續卡在家裡一段時間,直到我們買了房子,我的母親才會正式的正視去思索她跟我父親的關係。

 

 

 

 

我以為我們是中產階級,能夠稍微逃離上一代執輩的宿命與掌握。

而沒想到父母那一代的狀況,就好比不少人遇到的婆媳問題,影響了居住、影響了婚姻。

 

 

 

 

我以為我有一個家。

殊不知我還是太天真了。

 

 

當你的父親開了口,就像是一個素昧平生的房東告訴你。

漲房租、或者我房要賣了,你給我滾蛋。

你還會怎麼想,你還能怎麼想。

 

我開始陸續收拾那些東西,書啊、鼓啊,那些我收藏甚久的東西。

怪是怪自己能力不夠好,賺的錢不夠多,就是一個平庸無能的中產階級,領著要高不高、要低也不低的薪水。

 

友人告訴我,有形的東西是可以收拾的,所以我收拾了那些東西,想著如果搬家,無論是最後被趕走還是自己默默地搬走,無論是買還是租,都是可以收拾的。

但是無形的,就像是親情,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收拾的

 

我的家不是我的家,我以為我們是父子。

但很有可能,你不這麼認為。

如果是這樣,那麼我還是得要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eaky Pers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