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djrgq_460x580.jpg

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的這本《自由》(新經典文化 出版)一直是我的愛書之一。之所以會注意到他,是因為先讀了他的《如何獨處》。說真的它並不如同書名那般,像是心理叢書,教導你如何獨處,而比較類似於他的散文或者社論集。

而同樣因為該本《如何獨處》一書,開啟了我閱讀散文的開關。

 

 

在出版社的文案中,稱法蘭岑的《修正》是談論關於家庭的傑作,而《自由》則是討論愛情的交疊。撰文者陸續讀過了這兩本書,非常遺憾,《修正》並不對我的胃口,而討論太多關於美國家庭的現況、太深入,而對我們東方人來說卻又太陌生。並不是對於這種篇社會寫實的書籍不愛,而是就我們所接觸到的美國文化,那些從好萊塢電影或者影集所見著的,《自由》比較令我們能夠理解。

《自由》所套入的美式生活,大致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曾有聽聞的,我想這是自己閱讀起來最顯著的不同。

 

 

法蘭岑的風格就是加入了大量的時事,談論非常多政治,而他筆下的小人物們,就在其中的氛圍中生活。

的確《自由》是一本聚焦在愛情的書籍,但愛情勢必會演變成婚姻、家庭,以及所延伸出的錯綜複雜。

 

 

故事主人翁主要有三位,其一是沃爾特,一個你想像不到的好好先生,其二則是他畢生最好的朋友,是一名放蕩不羈的樂手,理查。而在這兩名男子之中交錯的,則是沃爾特以及理查畢生的摯愛,佩蒂。故事就從佩蒂的婚姻生活開始談起,透過她的自述,穿插著她從孩提時代,大學時代而結識令她迷戀的理查,還有理查那似乎像是跟班的沃爾特。

她最起初之所以選擇沃爾特,是因為她在理查那兒傷了,而她意識到這個不起眼的書呆子,卻有如她迷戀理查那般迷戀著她。

 

 

沃爾特在書中就像是披著資本主義的嬉皮,在家道中落的家庭中生活,周遭親友是酒鬼、是依附著酒鬼的母親,還有酒鬼認為才是真男子的另外一名酒鬼兒子。他呢?不過就是一個喜歡讀書,但卻又沒有男子氣概的兒子。父親在他眼裡看見忤逆,看見一個不甘願受困的、意圖追尋真正自由的兒子。

他就在這樣子的背景裡長大,而在學生生涯甚至是愛情當中,也似乎活在理查的陰影之中,他始終是事業比較成功、才智比較具備的那一個,但理查卻總是搶走了所有人的目光。沃爾特為著再資本不過綠色企業工作,懷抱著他那其實潛藏在心中的終極議題,人口問題。他認為地球正再被宛如病毒般的人類吞噬,而他為了能夠達到主張,不得不從善如流,跟著或許根本不在乎綠色議題的資本家,為著藍鶯鳥保護區而奮鬥。

這是他為自己生命奮鬥的歷程,也是潛藏渴望中的自由。為了自由,你必須得先放棄自由。為了自由,你必須得先放棄原生家庭;為了自由,你必須得先放棄摯友理查;為了自由,你必須得先放棄自尊;為了自由,你似乎是總是在容忍、總是在妥協。

 

 

在追求自由的歷程上,當然還有故事中的女主角佩蒂。佩蒂曾是一個大學運動員,卻活在一個雖然高社經地位,但又扭曲的家庭中。她的生命,自受到強暴而家人的漠視而揮棄、自她被理查揮棄、自她受到沃爾特揮棄,甚至是被她自己揮棄。她在這條路上,大多時間是孤獨的,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忽遠忽近,與她以為真正的摯愛理查保持距離、忽遠忽近,與始終深愛著她的男人沃爾特保持距離、忽遠忽近,又與她深愛的兩名子女保持距離、忽遠忽近。

妳說她追尋的是什麼,她追尋的也是自由。她真正追求的是一個家庭的美滿、真正的美滿,與原生家庭截然不同的家庭,但殊不知卻是跌跌撞撞。她以為她在原生家庭所獲得的不自由,終將扭轉,而她在自己的生命之中,卻常常是阻礙自己生命完完整的那一個人。

 

 

放蕩不羈的樂手理查呢?乍看之下他追求的似乎是歡愉、單純性的歡愉,但他到後來才發現真正令他眷戀的,其實是多年前他捨棄掉的、讓賢的佩蒂。

但,他終究沒辦法定下來,他要的是自由,不願意受到任何外在束縛,他只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也是在追求,自由。

卻又在追求自由的歷程中,反倒發現自己將自己限制,成名了,但似又一點也不想扮演別人要他扮演的;擁有佩蒂了,但似又一點也部想干擾沃爾特原本美妙的家庭;與沃爾特合作了,但似又不想真心合作。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外之喜後,恰似孩童一般又扔到了一旁,這就是他。他追求的,到底是何種自由,到故事的最後,你永遠猜不透。

 

 

 

故事中的人兜了一圈又一圈,你望著書中的主人翁,甚至聽得見看的見鄰居的耳語、社區的窺視,那些完美家庭,事實都有一些令人無法言語的漩渦。所有人在生命之中都在追求各方面的自主、各層次的自由,無論是自我、家庭、愛情、學業,甚至是事業,最後他們才發現,他們所想的、所追求的自由,卻是用各種不同方式、各種不同形式的枷鎖。

換言之,他們追求自由的歷程,卻是讓他們走向反向,最後被困入不自由這個死胡同的笑話。

 

 

 

上述三名主角,又或者其他因為這三人而帶出的形形色色的角色,似乎都給了你同樣的感覺。他們在追尋的、到底是什麼?

最後你才明白,他們就是在生活的路上追尋個似乎永遠不存在的追尋,恰似你我,而這是一個與我們生命是那麼相似的故事。

 

 

 

 

這是一個平平淡淡的故事,述說的一個美國家庭,還有每一個人背後的原生家庭,甚至是這一個美國家庭所衍伸出來的眾多美國家庭。

每一個人、是如此相似、卻又如此迥異。

追求的目標不同,卻又如此相同。

他們看似追求自由,但卻一個一個走向了末路,也是對彼此的陌路。

 

 

 

最後,故事又回到了原點。

所有人都已經老去,又回到了原點。

我心裡迴盪的,是故事中一幕幕場景、一連串的事件、一本如此優秀的小說。

 

 

無怪乎,我又讀了它,而我想未來我還會一讀、再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eaky Pers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