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感冒了,喉嚨癢,但這其實是好消息。
因為我幾乎每次感冒,都是腸胃炎型的感冒,都總是先上吐下瀉,然後才會流鼻水或是喉嚨痛。
而這次卻是在某天晚上忽然喉嚨痛了起來。隔天,依然。再隔天就是今天,我就去看醫生了
踏進也有小兒科的一家耳鼻喉科,
看到一些媽媽陪同的小孩子去看診,
而似乎老爸永遠不陪你去看醫生的。
也不曉得是什麼時候開始,你的媽媽會叫你自己去看醫生,你生了病,但卻不敢跟媽媽講。
一方面怕被罵,一方面也怕自己一個人去看醫生。
等到我們獨立,已經可以一個人打理一切,需要什麼藥妝,就自己去買、自己去找解決方法。似乎已經不再需要媽媽在一旁耳提面命。
才驚覺,
原來我們大了。
而媽媽老了。
是啊,
媽媽老了。
媽媽,你能陪我去看醫生嗎?
在很久很久以後的那年冬天,
媽媽會因為身體不好,
或許也會感冒,
或許會冒出一些不可避免的慢性病。
到時候,我們會問。
「媽媽,你要我陪你去看醫生嗎?」
「媽媽,我陪你去看醫生吧!」
當然在此我並不是要說老爸是無敵鐵金剛,不會感冒生大病小病,只不過老爸不那麼依賴孩子。而媽媽總是依賴著孩子。
我外婆,
一直住在五股大舅家,
一直到今天,因為朋友婚宴。
所以難得地回到雲林老家,
然後一如往常的待到過年後,
等到大家團聚完之後再北上台北。
不過這個年,
外婆不會在中午大叫,
每次都要煮兩桌。
因為大阿姨吃素,
一桌葷食、一桌素食,超麻煩了。
不會再在餐桌上嚷著大家快點滾回台北,
她不想再看到我們,
之類的狂語了。
每每總和親人胡吵,
嘴上總嚷著要死要死的她。
昨天回到老家之後,
莫名奇妙,
也回老家了。
回老家了。
我媽很後悔昨天外婆回到雲林後,
打電話給她。
老媽卻不耐煩的跟她說等過年回去再講。
我媽嚷著說昨天應該多陪外婆講點話的,
應該多陪她的。
一方面來說,
外婆因為婚宴所以回到老家,
所以才會一個人莫名奇妙倒地,
直到今晚對方追問起外婆怎麼沒來,
直到今晚才被外婆她妹夥同鄰居破門而入,
才被發現,
早已倒地。
如果她沒回南部,
或許可以來得及就醫。
而另一方面或許她老人家,
也暗自慶幸自己是在老家往生。
嘴上嚷著很想快點去陪往生十來年的外公,
而他們…
終於團圓了。
回老家了,
我的外婆回家、回老家了。
一開始媽媽還在焦急,
多方連線下,
三婆決定破門而入。
一直都沒有消息,
直到破門後才發現倒地的外婆。
一直不確定是否沒有氣息,
直到那通電話,
媽媽忽然哽咽,
因為外婆的嘴唇早已翻黑。
媽媽哭著說,
再也沒有娘家可以回了,
說著說著昨天她們才講過電話,
誰知道講完電話沒多久,
外婆就倒地,
直到今天才被人發現。
媽媽交代好爺爺明天的忌日要怎麼處理,
就匆忙趕回南部了。
而爺爺的過世,
又是一段故事。
那是個跨年夜,我坐在往永和的計程車上,下著大雨,
而復興北路卻一如往常的塞滿車輛。
世界不會因為某人的離去而改變,
而你總是會被某人的離去而改變。
老人都不應該獨居,
尤其是自己的親人。
媽媽 從陪你看小兒科,
一直到不需要她陪你看小兒科,
一直到你陪你的小孩去看小兒科,
一直到你的媽媽,
成為某間醫院的常客。
而你的小孩,
再也不需要你陪他去看小兒科。
一段生命,
由醫院的出生證明開始,
最後再由醫院的死亡證明結束。
兩張紙所寫上的,
最基礎的兩個證明。
兩張紙疊在一起距離幾乎沒有1mm,
可是對他的家人來說,
卻是一連串深印在瞳孔的幻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