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人權圖,歷經停止寫作的十年,我終於又出版小說啦!
書籍名稱:我不是怪物
出版社:秀威資訊
作者:王晨宇
簡要大綱:人類用多年前差點毀滅世界的「獸人基因」,讓勞工可以「獸人化」,用這些獸人勞工來解決少子化帶來的缺工問題,去做人類不再願意從事的工作,例如營建工、清潔工、園藝工、工廠作業員……等,不過因為獸人勞工背負著多年前「獸人戰爭」以及人類差點被毀滅的陰霾,所以他們飽受歧視以及欺負。
那個世界也產生了不合法的「非法獸人」,所以當然也有獸人特警專門對付這些非法惡徒,但無論是獸人勞工與獸人特警,都仍然被人類戲稱為「怪物」,故事的名稱就叫做《我不是怪物》。
或詳見: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3749
其實博客來、誠品那些也都上市了啦,不過為了對出版社的尊重,就先放秀威資訊官網XD
本篇文長……又臭又長……高達一萬字,我幾乎是把這篇當小說在寫(?)
所以只好分成兩篇,上篇為停止寫作再恢復寫作,直到出版的心情。
下篇則為投稿的建議與準備。
除了我這十年來的「停止寫作」的歷程……還有恢復寫作的心情,如果想直接看出版洽談跟出版投稿建議,也可以直接往下跳。
--------早期寫作脈絡:
若說到寫作,我是國一開始寫電子報(23年前,嗚嗚嗚顯得自己真老),當時都是寫些有趣的短文,有點類似部落格,大學後便一直延續。當時也寫過些不曾氣候的小短篇……真的是不成氣候,就不多說了。
(那這邊到底提個屁)
首次創作長篇小說是在2012年,那時候因為做了一個夢,覺得夢境很有意思,便以該夢為藍圖,嘗試在PTT marvel板連載小說,沒想到迴響不錯,推文數還行。
當時我為了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追,刻意讓PTT上的連載稍慢,從部落格領先發表的觀看次數來看,得知有500人左右在追。只覺得是彼時marvel板興旺,加上大家都很願意鼓勵罷了,直到有出版社主動接洽,印象中當時好像有四、五家出版社來信討論出版可能性。
我才驚覺,「噢,我可能是天生奇才?」(誤)
我也在那時候認識了當時不少在marvel板創作的作者們,還共組一個文創聯盟,其中少數人仍有聯絡,不過我們多數人至今都已經淡出寫作,也只剩下一位成為一線作家,那位也是我們之中發展最好的人——亞明。(代表作《有五個姊姊的我就注定要單身了啊》)
這邊做個縱貫性分享:一半的人不再寫作就不談了,亞明走過鮮鮮倒閉現在自己開公司,也變成幾乎是國內一線輕小說作家;有人連續出了好幾本書,但寫作大概養不活自己,所以轉行變成編劇(不熟);有人陸續出版幾本,但因為銷量不好被出版社放置play;有人沉寂好幾年也是近幾年恢復寫作,不過只售出電子書版權,暫且無緣見到實體書問世……最後……我大概是其中極少數空窗好幾年又重新走回寫作並順利出版的。
講回十年前的創作中斷,我當時心理狀態不大好,或許起初開始寫作就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那陣子工作浮浮沉沉,加上越寫越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已經寫了五十萬字,整體架構是一百萬字左右的超長篇作品,隨著推文數越來越少,藉由掌聲滋潤的寫作熱情也消磨殆盡。於是我推掉全部出版社的邀約,深怕自己沒辦法完成長篇故事,最後只同意一家的短篇合集邀稿,與當時marvel 板幾個KOL以及城邦自己培養的作者一起出了一篇稿費賣斷的合集。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拒絕那麼多邀約,真是好傻好天真,如果當時簽了應該可以很快完成那部超長篇作品,可能到現在不曉得出了幾本XD)
我果斷宣布停刊,公告周知因為生涯考量準備司法考試,但當時只說停刊三年,不料這麼一停就是十年。
這十年來,歷經了被眾多讀者跑去個人部落格騷擾、怒罵,「不是說好要回來嗎?王八蛋阿九!」,不然就是每隔個月就會被新讀者站內信問,」過好幾年了你還有要繼續寫嗎?」說真的看了總覺得……「自己他媽的埋坑,但卻自私地拋棄所有人的期待……真是個王八蛋呀……」
--------中斷寫作的十年:
說是為了司法特考,苦讀一年後踏入考場,一試取10名,我考第15名(左右),甚至還有一幾科自認沒讀完,但因為白天工作竟被拔擢升官,我忙到幾乎無法讀書,就因此作罷。(放棄也好,隔年那個法院職位完全沒開缺,也算是天注定XDDDD)
看起來好像是恢復寫作的好機會,但寫作一中斷,加上前作字數太多……又覺得讓讀者空等了兩年多……就逃避面對了,我完全放棄寫作了……
這十年來,我幾乎連部落格都不寫了,在早期那個部落客風行的年代,本來偶而還會有廠商業配(但當然我連撰稿廣宣都逃避面對,通通拒絕,現在想想又是個文藝青年的奧賽性格),「寫作」只剩下以工作目的的書寫,替公司操刀各項標準化程序,基本上不少文字築稿都是我動筆,還推了好幾個不同的感人故事新聞稿以及縣市層級的績優員工表揚出去(幾乎每一個都獲獎或刊登)。
事實上,那不叫寫作,而是單純「打字」。
過程中也覺得自己書寫能力越來越退步,或許那些撰稿都是為了寫而寫,導致文字一點靈魂都沒有。
以前我還在連載寫作時,都會沾沾自喜地重複閱讀,讀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充滿樂趣……那時的「工作文字成品」總是交過就忘。別人告訴我:「哇!你寫的很好耶!」我也都是乾笑幾聲,謝謝謝謝。
但心裡都覺得那些都是糞。糞糞糞糞糞,糞中之糞。
幸好,這十年來也不是什麼都沒長進,或許是歷練也更豐富了一點,我這十年來開始跑步,全台跑馬拉松,透過運動也昇華了自己。雖然一度回想之前那部生澀的超長篇作品,但始終沒有勇氣去面對,就連上PTT也不敢再去marvel 板,直到COVID-19爆發。
--------重拾寫作之路:
2021年,我岳母因為疾病過世,歷經了九個月的生死搏鬥,她在病榻前握著我妻子的手,告訴我們,她這一生已經沒有遺憾了。
我不斷回想那一幕……
「如果哪一天我死了,我也能夠像她一樣這麼坦然嗎?」
「如果我明天就會死,有什麼事情是我不做會遺憾的?」
於是我打開塵封在電腦中的word檔,十年前我花了九個月寫了50萬字,2021年2月起,我再度花了七個月,同樣再寫了50萬字。
我以前認為,我的寫作生涯早就結束了,對於出版什麼的,我再也沒有什麼想法,畢竟當時出版業興盛時拒絕了這麼多出版社,再回頭看看以前動筆的作品。……啊……那是多麼不成熟的作品。
賣弄意識流,故事放入太多內心獨白,架構雖然完整但是廢話太多,戰鬥流暢但是情景描述的並不生動,沒有塑造迷人的主角,配角卻反而比主角搶戲,但除主角外角色又不夠立體等……
加上國文一直都是我從小到大最爛的科目,板上作者得過文學獎比比皆是,我卻老是奮鬥要在作文拿到及格成績。作文老師說我老是離題,想深入的議題總是點到就又離題了。寫作出版……用自己的名字而非合集出版,也不敢再想了。
不過,就這樣吧!寫完故事,能夠對當時每一個曾經上線等候的讀者交代,我回到出發點,重新在中斷連載的marvel板恢復連載。
那些曾經瘋狂催更的讀者,一查發現有五成以上幾乎都已經不再使用PTT,推文數驟減,從30-50推變成10推左右,但是,把故事說完我就已經很滿足。
當時我跟出版社破局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希望能夠將故事完整免費發表,畢竟我是因為推文才會被注意到,想藉此回饋讀者。
(老派的莫名堅持,事後想想其實是自私,畢竟我從來沒有站在出版社,也就是合作方的立場去思考)
故事設定的架構共有3部曲(前傳、1與2),我同時連載前傳與1本傳,我希望至少能夠將本傳或1完全連載完。
故事完成後,至少我已經可以不愧對當時的讀者。
--------新填坑的故事:
2021年11月,我開始恢復連載後,我似乎變成了發文機器人,那幾個月以來我一直不好睡在構思新故事,而其實停筆的十年間,腦子一直有新故事的靈感,但當時畢竟停更讓許多讀者失望,所以我始終沒有動筆,那些流動就消失在記憶中。
我老是想起當時簽短約,出版合集作品時,城邦編輯跟我說的話:「你的故事其實很優秀,也很迷人,不過畢竟是奇幻小眾……如果哪天你改寫輕小說,或者更市場取向的作品,請你一定要跟我們聯絡,我們很有興趣。」
準備新作品的那幾個月,我跟一個完全不閱讀的朋友討論新故事的劇情架構,想了好幾個他都說老套,或許都是因為沒有靈感,單純只是硬想故事,最後他問──「有沒有想過寫更雋永的作品?」
雋永?他解釋……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故事。
我腦袋都縈繞著那個念頭……我當社工當了十年,不能說看盡人間冷暖,但或許這就是我可以說的故事?
他跟我說完的當天,整夜我幾乎沒有睡,把一個故事大綱想完,設定好起頭以及結局。
就這麼開始了。
隔天,也就是2022年4月一個下午,我花了2個小時寫了6000字,在我發跡處——PTT Marvel板發表了篇短篇故事〈我不是怪物〉試水溫。故事雖然仍然是奇幻、都會奇幻,但內容講的完全是「家庭故事」,以一對父子作為第一站的啟程。
迴響不錯,50推,三天後,我寫了續集,用4個小時寫了13000字,以母親的立場作為第二站。
後來每幾天,我以只要有寫作就能穩定一小時產出2000-3000字,接連發文。
我嘗試了一個嶄新的寫法,每一篇都是獨立的短篇(1-2萬字),共同使用一個世界觀:一家「紅瞳」生物科技公司,他們將多年前驟然出現的「獸人」——獸人彼時危害社會、發動戰爭,但最後敗北遭到人類滅絕。多年過去,紅瞳企業將這些「獸人基因」植入人體,讓已經鮮少人願意做的工作,交付這些獸人勞工來從事,以解決少子化的缺工問題。
這些獸人背負著前人的罪孽,他們在社會上遭到歧視、排斥,而他們被稱呼為「怪物」,故事的名稱,就是──「我不是怪物」
我在不同章節帶入不同角色與主題。有父子、母女、手足、學術掛名惡習、職場、極端媒體、青少年偶像、外籍移工、更生人、警察內鬥、弱勢族群、男女同工不同酬……等,以奇幻當作架構,暗喻現實生活那些讓我們覺得有點不對勁的事物,藉此諷刺我們的現實社會。
每一個角色看起來毫不關聯,透過故事的演進逐漸展開整個故事。
第一部,築底,利用各種小角色,談論他們周遭發生的事情建構世界;
第二部,「主要角色」帶入;
第三部,讓舞台跨足到全世界,徹底變成奇幻故事。
故事內容偏虐,滿多篇讀者都反應極為飆淚,不然就是容易激發憤怒以及自身社會的反思,讓讀者邊看邊罵……就連我有些章回也是邊哭邊寫完XDDDD
我嘗試從背景脈絡刻劃每一個角色,有時候時間維度一跨就是二十年,讓「他們」成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嚴格來說算是背景奇幻的社會寫實小說吧?用短篇堆疊也不會讓讀者有被硬設定綁架的感受,透過一篇又一篇的短篇帶出那個世界的世界觀、歷史事件。是個專門寫給「大人」來看的故事,故事主角「們」年齡從30多歲的大叔……甚至到60多歲的老奶奶都有,是個閱讀者年紀越長……感觸就越深的故事。
三個月內,我寫完兩部曲,一共30萬多字。
這次我天真的以為會跟以前一樣會有出版社主動接洽談簽約,其實還真的有,但就一間,而且他主要是給建議。
「你這個故事不錯……不過太奇幻,改編困難……我們可能不會收。如果你下次不寫奇幻,請一定要跟我們聯絡。」
哼,又是那句話呀。
所以我就自己投稿了。
--------投稿後並出版:
雖然這部小說在marvel的評價還算好(推文30-55),而因為我寫作速度勉強算快,3個月就寫了30萬字。文采跟故事內容不談,以我白天上班(主管職)、固定運動(重訓或跑步),還遇到家中有狀況(親生母親自殺,但幸好沒死)的狀態……想寫的話一天或許就花1-2小時寫個5000-6000字,假日有空一天噴10000多字。事後我才得知這算是相當快的寫作速度。
得知過稿的那一天,我的心情也很淡然(果然中了),由於擔心手邊稿子沒辦法發表,我不想再一次拋下讀者,這次我想要讓故事走到第二部的結局,便於一天利用六個小時飆了20000字,讓故事有個段落,隔天發表。
當時投稿前的評估,主要看了板上討論,發現大出版社往往不再收新人稿件(我仍然認為我是新人),或者審稿天荒地老,再等下去我不知不覺就會把整個故事在網路上連載完。
我身邊仍在寫作、出版的朋友其實早就力勸我不要發表在網路上,畢竟這樣會直接影響出版社收稿意願。
當時這個故事老早就訂好是大架構3-4部曲,我在網路上連載到第二部中段時交稿,當時我直接跟出版社敘明大鋼,談及鎖定的閱讀對象,並陳述投稿作品是系列作第一部的內容,如果有興趣我也可以待寫完後一併全交。
一開始就坦承已經在網路上發表,如果不過稿我也能夠理解……但也明告我在架構故事時早已預留番外篇空間,主動提及可以為了出版稿多寫好幾則番外篇、前傳,以及開放式結局後面的故事。
我當時投稿前的考量很單純,要有收稿信,過稿或退稿快速,不想投大出版社石沉大海,避免我在審稿前就把故事連載完。
所以我選了秀威。
加上故事調性算是滿特別的,奇幻皮、現實生活骨,主要是為藉機諷刺暗喻現代人生活的種種問題,這也是擇定選稿相對開放的秀威的原因之一。
兩週後,秀威編輯通知過稿,合約跟律師討論過後,於投稿的一個月內簽約。
編輯同步告訴我,他們對我為這個故事在penana上面畫的封面圖有興趣,問我是怎麼取得的?
我說,我自己畫的。
5個月後,也就是現在,書籍出版,《我不是怪物》。作者是我、繪師也是我(不過當然出版社也幫忙加了很多修飾跟文案進去),而且我還用本名出書。為此出版社還特地問過我,真的要用本名出書嗎?我打的是另外一個主意──用我的名字拿去餵谷歌,會找到我因為兩個不同的工作上新聞,為了身障家庭汲汲奮鬥的社工、跟榮服處合作的社工督導……可能還會有過去得了新北市市政府績優社工的歷史資訊,未來可能還能夠再搜尋到全國績優社工督導的公告(正送件審核中,雖然競爭激烈,但畢竟送審內容也幾乎是我主筆……應該有點機會吧)。
老實說,這個故事最一開始就是為了「出版」準備的故事,故事以短篇堆疊,也刻意留了很多角色的番外篇沒寫(就是為了跟網路版區別),另外對於故事提及的過去歷史事件,也都預留了獨立敘述的空間。
過稿後,出版社詢問能否再多寫兩篇短篇,我說好。
在等待他們合約用印寄回的一個禮拜後,我就又交了兩個短篇(4萬字出去)。編輯收到信件後告訴我,我寫作速度快得讓他們難以置信。
在此我也建議諸位,如果是在網路連載的稿件,請務必一定要預留的操作空間。
我知道也有秀威出版也有其缺陷,有些人會說,秀威本來就很容易過稿,他們小量出版,書籍往往只在網路書店販售,或者偶而才能夠在小書店看到。不過,就是因為選擇秀威,所以才能夠在最快時間過稿,還用自己繪的圖像當成封面,對於故事我也更能夠順著自己的意念去走。
雖然也有不少讀者得知過稿後,希望我再多投幾間看看(尤其是大出版社),但我考量實在不同。對於一個長篇故事,幾乎不走主線只走旁支,故意將每一個角色的背景故事說得很細,你甚至可以把這個作品視為「短篇作品集」,在我的架構中,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恰似我們的現實生活),所以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同等重要,另外也希望透過小人物的故事,藉此引起對社會、家庭反思,並不是每一個出版社都會給一個新人作者這種機會的。
秀威的編輯基本上都沒有動我的作品(單純改錯字居多),主要告訴我為什麼會過稿,他們看中的是什麼。編輯也提供給我幾個後續劇情走向的建議,算是給了我一些「新方向」,讓我故事最終的故事走向更加集中。我提供給出版社額外番外跟正傳的過程也很驚奇,編輯請我第一部多寫兩篇,一篇刻劃「怪物」的形象,一篇則是隨意,我竟然很流暢地利用已經完稿的第二部的其中一個角色,擴充在第一部的最後一篇,讓第一部作完整收尾並預告後續,額外創造的角色最後竟然在第三部成為關鍵的角色,不同時序不同時間點寫的篇章竟然可以串聯的毫無違和感,或許也有寫作之神助我一臂之力。
我也很感謝每一個願意在我連載過程中推文鼓勵、甚至發站內信提供「編輯建議」的讀者,甚至有讀者每次來信羅列10-30項錯別字、成語誤用、贅句、贅字等相關指導,對於我這個國文爛到炸掉,只是喜歡、腦袋胡思亂想的作者來說,真的助益很大。
最後,我在出版本的作者介紹裡提到,曾經有編輯建議我,我應該改寫市場會喜歡的作品。但我想說,現在我年紀大了,對於出版什麼的我都覺得隨便,只想寫自己喜歡的故事,而我只是希望這個故事,大家會喜歡。
我坦承自己確實也因為市場妥協,所以我刻意寫大家比較有共鳴的「家庭故事」,但我只是用這個餌,希望大家上鉤。
故事的大背景還是我最喜歡的奇幻故事,只是我用比較特別的方式來鋪陳,試圖不在一開始就用設定嚇死大家。每一回故事逐漸放出不同設定,帶出不同角色,最後再讓他們互相串場。
--------出版之後:
歷經一兩個月密集的校稿(改錯字跟標點符號XD),如今已我本名出版的小說也已經上市。
4月初:設定開頭結局,構思大綱,動筆並同步連載
6月中:投稿──第一部12萬字稿件,手邊稿件的4成
7月初:秀威通知過稿。
7月中:律師審閱後簽訂合約
7月底:送出最終稿件──第一部16萬字
9月中:內文電子一校(一週)
10月中:內文紙本二校,封面電子一校(一週)
11月中:內文終搞,封面電子二校(三天)
11月中:內文定稿,封面電子定稿,將出版資訊送交各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平台
11月底:書籍送印。
12月初:書籍正式上市
故事從構思到第一部成書,只花了八個月,緊接著,我準備要交出第二部內容。
而我在這之前,中斷了寫作足足十年,比較可惜的是,我空窗寫作太久,沒有什麼常聯繫的寫作朋友能夠協助推薦,雖然有認識的podcast KOL(長期盤據排行前5),不過沒有熟到可以請他們協助宣傳,臉皮甚薄的我只好兩手空空讓出版社安排。
第二部準備交稿,第三部完成接近九成,餘下最後的部分等待出版社給予建議,以免自己閉門造車,最後不盡人意。對於事前規畫的系列故事(前傳、諸多人物番外篇、以及開放式結局後的故事),暫且不會動筆,視市場反應與出版社考量,再來決定是否要繼續往下走。
雖然不知道出版社會不會青睞再來的故事,等到出版後,身為一個「作家」的挑戰才正要開始,銷量決定你的聲量,聲量再決定出版社對你未來作品的態度。
或許我就如此成為「一本」作家也不一定?但是,我隨遇而安。
我深知自己的缺陷,這麼多年過去,我仍然沒有學會如何縮減故事規模,情節的選擇上仍會誤判,最後整體省視時,會發現有些劇情根本可以刪除。另外用字也慘不忍睹、標點符號也很容易誤用,情節應該算不錯……但是節奏掌握有時候還是會讓自己覺得悽慘,但我會繼續努力,畢竟我已經決定繼續寫下去了,既然開始了……那就別再停了!
即便出版社或讀者對於未來故事不再買單也沒關係,畢竟除了這個故事外,還有好些故事還在腦袋哀號——這次,我會嘗試一一把他們寫出來。
我相信閱讀文章的你,如果尚未出版,至今若沒有放棄,或許只是沒有受到市場的青睞,又或者是還沒有正視自己的問題。你不能光是怨恨市場、怨天尤人,你得去想,自己哪些地方要精進?哪些地方要努力?或許得考慮要去迎合市場,才有機會嘗試用自己的作品去改變市場。
願我們都成為最強大的作者,只要我們還活著,願意努力嘗試把腦中的故事分享給世界,那我們都還有機會。
我只不過是一個大學指考國文均標,作文分數悽慘,一堆成語東拼西湊,打字打一打還要去google到底正確唸法怎麼念的作者,連這樣的我都可以出書了,在座各位的文學造詣肯定都比我還好呢!
現在雖然不是大出版時代,出版並不容易,但是只要你有實力,不用擔心,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只要是好作品,仍然有很大的機會被看見,或許現在或許是對於新寫作型態的作者最美好的時代。
本文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