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系:Best嚴選 出版日期:2013-09-27
城邦書號:1HB045S 規格:平裝 / 單色 / 1696頁 / 14.8cm×21cm
好吧。我承認這又是轉貼我在其他地方的文章了。
只是因為這幾年來文章散落各處,恰好工作空檔,就來整理一番。
這套書一共三冊,分為:
第一法則一部曲:劍刃自身
第一法則二部曲:絞刑之前
第一法則三部曲:最後手段
第一法則:不得接觸異界。
這是終結遠古混沌時代的第一條規則,也是絕對的禁忌。
相傳曾統治環形世界的舊帝國便是因為接觸異界而一夕毀滅。如今,第一法則再度瀕臨崩解……
這是一本再傳統不過也再新穎不過的奇幻小說,文案在一開始即寫出了第一法則是……不得接觸異界,但在故事的引子中的某一主角,卻隨意地與異界溝通。
為什麼。因為他是北境人,相對於現在我們口中所說的蠻族……又或者是原住民。
異界的觸碰,使得世界曾一度崩壞。
那麼,對於勝利與世界的崩壞來說,到底孰者重要呢?
這套書籍講得並非是光明與黑暗的紛爭,而是為了勝利而不顧一切的手段與渴望。
故事中的第一法師(請千萬不要用甘道夫代入),是一個堅守第一法則,名聞遐邇的世界大法師。但他弓於心計,為了勝利而寧願將世界視為螻蟻,打著正義的名號而試圖改變世界,又或者說,試圖讓世界照個自己的期許走。說真的我覺得這名第一法師根本可以說是故事的反派……
傳統奇幻小說或是任何英雄故事談的都是,英雄最後打敗大魔王,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但這套卻完全並非如此。
我花了兩個禮拜把第一法則三部曲看完,只能說,甚為疲累。
這套書的指出第一集到第三集中有點悶,直到第三集中間後才轉而精采。
不得不說,之所以會當時會選擇購買這套書, 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套小說是傳統布局法:
第一集人物角色刻劃(起),
第二集情節鋪陳(承),
直到第三集,新王登基/外族驟然踏上中土(轉)後,開始進入故事的高潮(合)。
故事各條線都會有該線的主角內心獨白,不過我腦中也會有像是故中人物獨白一樣。
「這邊可以刪掉吧?對劇情沒影響吧? 我覺得好像有點太長了?」諸如此類的。
可見這本書廢話/累贅橋段甚多。
坦白說奇幻小說看的並不多,但更因為時間不多,所以只好泰半選擇經典或者好評高者,可能因此讓這部作品在對比上稍稍吃虧。但不可否認的是,接在第一法則後面的讀物是《風之名》, 對比整個覺得超級輕鬆,節奏掌握得比較好些,不是說《第一法則》多不堪, 而是本作整體刻意試圖塑造氛圍的感覺過於強烈,好像不斷拿槌子敲壓黏在砧板上的肉球, 其實打得夠平了,但感覺作者還硬要攪弄。
更因為看的奇幻小說並不多,所以不能對比其他奇幻小說做出比擬, 所以單就這部小說我看到的來談。
故事主要的走向是,世界分為三大部分,中土世界北方的是北境人,蠻族,而蠻族卻在這個時代出現了一個首位一統北方的國王,也積極的向中土世界逼近。
中土世界是聯合王國,顧名思義,聯合王國是一個聯合性的國家,有點例如城邦的概念,曾有一個城邦一統了全部城邦,但如今這個王國卻已經甚為腐敗。當政的國王,每每出席會議或者重要場合,總是在打瞌睡……
而聯合王國南方,異有另外一個未加入聯合王國的帝國,蓄奴,而且由另一名邪惡的法師當政,並運用邪惡魔法讓異界生物參與作戰。
第一法師就是為了反抗邪惡法師而再度返回聯合王國,並開始利用權謀一步一步掌權,奪政……
聯合王國面對北方蠻族與南方敵國的夾擊,同時封建土地上有嚷著要民主、反貴族、要自由的反抗聲音。
劍與魔法與民主自由(?)的故事,就此展開。
故事就是這樣。你可以從我所描述的得知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嗎?
你說北境人向聯合王國逼近,他們是侵略者,難道他們不對嗎?
他們長期以來各自為政,部落廝殺,現在產生了一個新王,而這個新王除了立基在侵略的本意上,還有更多是為了自己的子民而盼望掌握能夠耕種的新土,欲於脫離狩獵的「蠻番」生活。
你說那很明顯,中土世界以南的帝國總是壞人了吧?沒錯,在故事中他彷彿是邪惡帝國,不過當你看了本書以後,第一法師所做的種種一切,又有資格可以被稱為是正義的一方嗎?
雖說故事分多線,但主要的路線大致如下,
審訊者線:「過往的英雄,今日的臭蟲」
審訊者是聯合王國的「檢察官」,他也曾經是過去聯合王國的戰爭英雄,但在以往的戰事中失去了他的腿,也失去曾經英俊的臉龐,而後遭打入冷宮,靠著殘忍的刑求,完成任務而奮力生活。
本線圍繞著審訊者打轉,就是不斷的內心獨白、意識流,還有……咒罵樓梯等。
由此線引導出故事刻劃的聯合王國中的內鬥及英雄腐化的心路歷程。
過往的英雄,為了生活,不得已也會變成自己鄙視的那般臭蟲一般。
北境線:又可區分成九指洛根(主)與狗人(支)。
九指是北境最強的殺人武器,但事實他為人善良又害羞,只是當被揍了一定的拳數後,就會變成九指血魔,殺人不眨眼。
他也因為追殺下,與自己的人眾分離……
狗人,就是九指曾經的部下。
九指洛根在遭敵人追殺,走投無路之下,只好去投靠第一法師,也就是故事的正式展開。
不得不說九指是我除了威斯特外最喜歡的腳色,本線中就是北境的殺人傳說不斷被揍,然後變身成九指血魔的故事。
傑賽爾線: 又可區分成傑賽爾之我依然是魯蛇線,還有威斯特線。
分別開展出北境的戰爭及魔戒遠征隊(?)
傑賽爾是一名……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權貴的孩子。
因為父親的期許入伍買官,說真的沒多少實力,就是些花拳繡腿,但不知怎地卻忽然得到了巨大名望,最後受迫加入了第一法則所指定的探險遠征隊之中。
故事自此貫穿到故事的最後,也有相當意外的發展。
威特斯則是一名從平民向上而掙得將軍頭銜的好傢伙,他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好將領、好士兵,但因為非權貴出生,所以在仕途上屢遭排擠。作者刻劃了非常多因為出身所以受到擠壓的內心衝突。
反觀傑賽爾線則是描繪了很多關於富家子弟的驕縱心態,還有認知的世界全都毀滅的大轉折。
故事中前段,也出現了另外一線,只是故事的最後某程度上這是最後戰爭的關鍵, 但卻在故事中段才出現,讓我覺得安排上有點詫異就是了……
芙蘿線:「復仇也是一種網羅」。
大概是故事中最主要的女性角色,腳色鮮明,戰鬥力十分驚人,也是最後故事的最大關鍵。
看起來這部小說是多方視角,想必十分豐富。
但是我不得不說,故事雖然成多角開展,但最後卻沒有什麼收合感,理論上就故事的布局,應該會在最後所有路線交會,交織成更大的衝擊。不過所有線路其實只是回到了故事的中心,像把是所有人都兜攏罷了。
通篇看起來好像是批評為多,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故事仍有許多高明之處,例如:
1.創造了一個根本可以稱得上是反派的第一法師,我都搞不太懂堅持要勝利而打破第一法則的他,跟詆毀第二法則的葛克赫先知,到底誰比較邪惡了。
在故事中後段,回想起故事中段第一法師因為MP放完昏昏欲睡, 那時候誰應該去把它剁了才對。
2.戰鬥畫面非常流暢,故事留白也留得很好,跳躍的非常合宜,省略掉很多可以讓讀者腦補的劇情。
3.伏筆都有確實用到,原則上作者所鋪陳的小故事珠都串得非常高明。
(但是主要的劇情線卻沒有把小故事珠及主項鍊給搭配好,理論上,好故事應該是像是項鍊一樣,多線劇情要搭配合宜,雖然都戴在脖子上,看起來好像凌亂,可是露出來給人看的頸口要讓人覺得調和感極佳。另外,每條項鍊的小故事珠或者金屬鉤圈也要確實掌握……等)
不過通篇故事最讓我覺得讚賞就是,試圖加入現實的嘲諷,加上了現實生活才有的殘酷,而不是一個單純的魔法與劍的世界,例如:
英雄殞落、火藥科技(火藥的出現,冷兵器的結束)
嗜血刑求(你所以為的罪並不是罪,真正的罪只是被抓到把柄)、貪婪奪權、
左派平權(當平民挑戰貴族,封建的瓦解)、
守舊迂腐(當民主思想挑戰魔法世界)、
勝利者歷史(你所信以為的歷史根本通篇謊言)……等。
作者在故事的走向上非常獨到,雖然整體背景不是非常明確,例如一窩蜂地提到了眾多古英雄、古國家、古城池,但好像可以視為是背景,未細述就算了。
更因為作者加入了現實元素,所以對於作者會在同個世界觀繼續創造,也就更為合理了(也就是後續還有三本續作),因為這才更有路可以走。
即便我對第一法則的評價算是中上左右罷了,但續作血戰英雄應該也還是會繼續購買才對。 閱讀最吸引我繼續讀下去的最大元素,其實是猜不透作者的想法, 會覺得,「好吧,我知道你這邊是想投射什麼。」 可是,根本猜不到故事最後會怎麼走,結局會怎麼樣?
啊!這才是真正讓我們喜愛閱讀、熱愛小說的最重要因素。
整體而言,算推薦,不過購買以前建議還是要去書店翻一翻,因為閱讀起來沒這麼輕鬆,步調也偏慢,也相信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喜歡。
後記:
在重新修改後的現在,我已經把《第一法則》的續作《血戰英雄》閱畢。
《血戰英雄》我大推,雖然兩套書之間連貫不是很高,但可以又看到「前」主角們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血戰英雄》就是北境人第二次侵略的戰爭實錄,詳實到根本就是紀錄片-文字版,我自己愛得要命,而且超黏手!